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北京化工大学
新闻通知
发布人:研究院     日期:2014-06-18

 6月2日至9日,谭天伟校长率团访问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édération Gay-Lussac(FGL)19所学校中的国立巴黎高等化学学院(Chimie ParisTech)、巴黎国立高等工业物理与化学学院(ESPCI-Paris)、南锡国立化学工业学院(ENSIC–Nancy)、波城大学(Université de Pau et des Pays de l'Adour)、波城国立高等工业技术工程工程师学院(ENSGTI-Pau)和图卢兹国立高等化学工艺与技术工程师学院(ENSIACET(A7)-Toulouse),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Reutlingen University)和亚琛工业大学(RWTH Aachen)等8所大学和法国居里研究所(Institute Curie)。代表团成员包括校长办公室主任王玉、教务处处长姜广峰、化工学院常务副院长陈晓春、材料学院分党委书记李齐方和生命学院刘珞博士。

 代表团与外方相关负责人就学生联合培养、合作办学、科技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交流研讨,并分别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和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签署了合作办学备忘录(MOU)和议定书(Protocol)。

 代表团得到了诞生多位诺贝尔奖得主的巴黎高等化学学院(Chimie Paris Tech)校长Valérie Cabuil教授、副校长Christophe Thomas教授、国际部协调人Maud Girault博士、巴黎国立高等工业物理与化学学院国际关系部主任Benedicte Ravier博士,以及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教授Min-hui Li的热情接待,双方就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了深层次的、坦诚的、务实的交流,初步达成了多项共识,随后参观了两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场所,包括图书馆、报告厅、教室、教学实验室和居里物理化学实验室,并观摩了课堂教学。

 代表团在南锡国立化学工业学院与Bernard Vitoux院长和教务处Sabine Rode主任共同交流了本科和研究生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质量控制、实践教学以及学生就业等情况,就与其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等问题达成了共识。

 波城大学校长Mohamed Amara、法国国立高等工业技术工程师学院(ENSGTI)院长兼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GL)执行主席Jacques Mercadier教授会见了代表团成员并就合作办学和联合培养学生事宜进行了坦诚的交流。

 在图卢兹,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GL)前任主席,现任法国国立高等化学技术工艺工程师学院(INP-ENSIACET(A7))院长Jean-Marc Le Lann教授及INP-ENSIACET最高行政专员Etienne Gomez先生等与代表团成员进行了深入交流,并一起参观了用于学生工程实训的实验教学中心,并参观了相关教学设施。

 学校各部门和相关学院为了这次出访法国做了大量前期工作,2013年10月和今年3、4月学校分别接待了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连续两届主席、副主席以及FGL联盟的19所学校中部分学校的校长、副校长、院长、外事主管等领导,并在出访前,就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GL)联合成立“中-法化工工程师学院”、联合培养学生和科技交流与合作等事宜进行了较长期的、持续的面对面和电子邮件联系与磋商。

 6月6日,在法国国立高等化学技术工艺工程师学院,代表团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GL)现任执行主席Jacques Mercadier和前任执行主席Jean-Marc Le Lann进行了一天的会谈,就在北京化工大学联合建立“中-法化工工程师学院”的可能性、目的、意义以及运行模式进行了细致的讨论。最终,谭天伟校长和FGL执行主席Jacques Mercadier共同在北京化工大学和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GL)联合建立“中-法化工工程师学院”备忘录(MOU)上签字,标志着法国19所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édération Gay-Lussac(FGL)将与北京化工大学共同开创中国化工工程培养的新篇章。

 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Fédération Gay-Lussac(FGL)是法国19所化学化工工程师院校的联盟,该19所学院分布于法国全境,可以颁发工程师硕士和博士学位。它属于法国的精英教育,已为法国及世界化学化工企业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法国工程师学院的毕业生有很高的就业率和社会地位。

 6月3日,谭天伟校长一行受到了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校长Hendrik Brumme教授、副校长兼国际关系部主任Baldur Veit教授、应用化学学院院长Günter Lorenz教授,以及Wolfgang Honnen、Karsten Rebner、Ralf Kemkemer、Alexander Schumacher、Rumen Krastev等教授的会见及热情接待。双方分别介绍了学校和相关学院的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及其工程化等情况,就工程人才培养与教师工程背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出访前,学校有关部门和教授已经就该校在工程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调研,就合作办学做了较详细的沟通交流工作。代表团这次到访罗伊特林根大学继续就合作办学模式、专业设置、教学体系等细节进行了深入、务实而卓有成效的探讨,并就建立“中-德工程师学院”的相关问题达成了广泛共识,举行议定书(Protocol)签字仪式。谭天伟和Hendrik Brumme两位校长分别代表双方学校在议定书上签字,为北京化工大学与罗伊特林根应用技术大学合作工程师培养树立了里程碑。谭天伟校长一行在Günter Lorenz院长陪同下参观了应用化学学院的实验室,了解了世界一流的工程师教学、科研、实习条件。

 罗伊特林根大学成立于1855年,位于巴登-符腾堡州中心,主要为当地的企业培养工程、管理类人才。周边1小时车程内有博世(BOSCH)、奔驰、保时捷、贝朗(B.Braun)、福腾宝(WMF)、巴斯夫(BASF)、罗氏(Roche)、勃林格殷格翰 (Boehringer-Ingelheim)、拜耳(Bayer)、利勃海尔(Liebherr)、福伊特(Voith)等等诸多国际知名大型制造企业。

 6月4日,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谭天伟校长一行受到了校长Ernst Schmachtenberg、国际关系部执行主任Dieter Janssen、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Ulrich Schwaneberg、通用力学所所长Bernd Markert的代表周蓓博士的亲切会见。双方各自介绍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科技开发与学术交流情况,就如何进一步开展科技交流,及合作的领域和方向进行了探讨并有了初步合作意向。双方同意在生物技术方面展开科研合作,以促进双方了解,为今后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等领域广泛深入的合作夯实基础。

此次出访时间短任务重,代表团成员日夜兼程,积极推进和落实我校与国际一流高校的科研合作和国际合作办学,效果明显,成果显著。与法国化学工程师院校联盟和德国罗伊特林根大学签署的合作办学备忘录(MOU)和议定书(Protocol)更是标志着我校国际合作办学的实质性推进和里程碑意义,对于学校国际化建设将发挥重大推动作用。

  


转自  北京化工大学新闻网

链接